金融海嘯重創了台灣的經濟,也讓這幾年好不容易復甦的房地產,又再度被打入冷宮,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至今國內房市交易幾近停滯,使得咱們房仲界的歇業潮也逐漸蔓延開來,
馬政府不得不開始苦思拯救房市之八大措施,
包括延長建照兩年、
簡化都市更新程序、
降低外資門檻、
銀行局成立窗口供建商和銀行協商房貸…等。
之後再有學者提出先租後售、
房貸信保基金、
住宅增值參與證券、
調降土增稅…等拉抬房市之寶貴意見。
上述作為雖對整個中古成屋市場也非全然沒有幫助,但其主要還是協助建築投資業者(建商),對咱們房仲業者效果還是很有限,
其實房地產榮衰完全取決於市場的自由機制,
仲介案成交與否全來自於信心面及基本面問題,
畢竟此次台灣受國際經濟風暴影響甚大,國人購買力變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,
太多干預市場的政策法令,是治病良方亦或是救急的止痛藥,實見仁見智。
但產、官、學界卻罕見的一致推論,房地產所面臨的窘境是短時間難以克服的,因此,
個人認為這個時候咱們房仲業與其消極的苦等景氣反轉,倒不如積極的思考如何「含水過冬」之道,風水輪流轉市場終究會有回暖的一天,如能利用不景氣時持盈保泰,以時間換取未來衝刺的空間,不啻為最混亂的時代,另一個不錯的變通方法。
茲提出小弟個人的淺見--四「精」石(試金石諧音),供大家參考:
一、精耕商圈
景氣時代,成交豁然率雖然較高,但大家通常會忽略了商圈精耕的重要性,但清楚瞭解商圈內的人、事、物,畢竟還是店頭經營成功的硬道理,
不妨趁著不景氣逆勢而為,建置最新、最完善的商圈推案資料,及整理過去所服務過老客戶的名單,寫開發函、問候信或親自打電話寒喧問暖,辛勤的耕耘、播種,在房市回溫之時,相信必能歡喜收割。
二、精實人力
這波的失業潮席捲全台灣,但我們卻發現少數知名品牌的同業卻逆勢操作,大舉招募新人,甚至展店計畫一波接著一波,
原因無它,房仲業完全是以人為本的傳統產業,人才的多寡決定商圈肉搏戰能否致勝的關鍵,在不景氣時代最能夠物色到好的人力資源,在許多同業競爭者退場之際,提高店頭市場的佔有率,因此,這個時期正是店頭內部人事重整旗鼓的大好時機。
三、精進智能
在業務量大幅萎縮之際,除了與家人共處的時間增加之外,更可利用這個空檔好好進修充電一下,
一方面加強不動產專業知識外,另一方面提昇業務的技巧,亦可藉此與同業朋友互動,市場訊息交流並廣結善緣、拓展人脈一兼二顧,
尤其尚未考取不動產經紀人的營業員先進們,把握這個機會準備國家考試,相信在業務上應也能夠游刃有餘。
四、精通店務
不管是身為店東的經營層面,亦或是擔任店長的管理層面,相信過去平常極少去探求店頭SOP標準化作業的落實與否,其實如何做好房仲業務的基本功,道理大家都懂,但一天和尚是否真的恰如其份,認真的敲完每一天的鐘,我想店頭每位同仁的修行就大相逕庭了,
因此,趁此檢視公司內部管理機制是否需要調整,並盤點固定資產、整理物品汰舊換新、審視管銷成本有無節流之空間、電腦資訊E化的程度是否有趕上時代的潮流…等,唯有健全公司內部體質,才是企業經營永續之道。
業務單位常流行一句話語:「沒有不景氣,只有不爭氣」,但景氣的變動只是一時的,房仲事業對大家而言卻是一輩子的事,
提供更高水準的服務品質給消費者,是咱們所有房仲業者一生不變的理念,如何在彎道加速並迎頭趕上,化危機為轉機,相信大家心中自有定論,對吧!
作者:台中市地政學會 理事長 黃昭閔 估價師
|